你是否有以下的心聲?
公司明明有好技術,但缺乏資金把產品做起來。
市場正在改變,不知該怎麼跟上數位轉型的腳步?
競爭對手已經導入智慧化管理了,擔心落後被淘汰?
企業該怎麼突破這些困境?
除了靠自己苦撐,政府其實早就創建了資源,幫助你加速升級。
就是TIIP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!
本文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帶你全面了解TIIP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;
同時與其他補助如SBIR、CITD做比較,幫助企業在規劃提案時更精準有效,成功獲得補助!
新創無界 提供一對一TIIP補助申請顧問服務,協助曾經送管顧公司申請未過,或因缺乏後續支持而無法續約的企業及資本額300-500萬的新創與中小企業評估最合適的方向,幫你提升申請成功率。立即加入 LINE@,預約專屬諮詢!
延伸閱讀:新創無界:資本額300–500萬企業的最佳共創夥伴!
TIIP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是什麼?
TIIP的英文全名為Taiwan Industry Innovation Platform,中文名稱是: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。是由經濟部工業局(現已改制為產業發展署),因應國際競爭日益激烈,提升台灣產業升級與創新而推動的計畫。
TIIP 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 簡介
資金有限、人力有限、時間有限,但外部大環境卻在快速變化,是近年來台灣很多中小企業共同的痛點。尤其在工業4.0、AI、淨零碳排、供應鏈重組等全球趨勢之下,不升級、不創新,真的就會被市場邊緣化。
因此,經濟部工業局推出TIIP「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計畫」,內含下列3大重點:
- 「產業升級」代表TIIP計畫的核心目標:幫助台灣的產業往高附加價值轉型,不管是智慧製造、數位服務、綠色能源,都包含在內。
- 「創新平台」強調TIIP不只是給錢,而是透過平台串聯,把企業、法人研究單位、學界資源連結在一起,讓你不是單打獨鬥,而是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在支撐。
- 「輔導計畫」則點出TIIP的運作方式,不只是補助金,還有顧問輔導、專案管理、技術對接等多層次支持。
TIIP希望透過公部門的支持,提供企業整合跨域資源、協助進行研發、數位化與國際化等產業升級,或讓好點子可以從PPT躍升為市場上的產品或服務,加速產品化與商業化。
TIIP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的4大核心定位
TIIP的核心定位是整合資源,促進企業創新與產業升級,並搭建「平台」模式,讓產業鏈上下游能協同合作。與一般單打獨鬥的研發計畫不同,TIIP更強調:
- 平台整合:讓廠商、學界與法人機構攜手合作。
- 政策導向:TIIP主題呼應政府年度產業政策,例如數位轉型、淨零碳排、AI應用等。
- 產業鏈帶動:不只是單一技術突破,而是要推動整體產業價值鏈升級。
- 成果擴散:鼓勵示範案例,讓更多企業可複製成功模式。
因此,TIIP不只提供經費補助支持,更是一個推動產業轉型的加速器。
不管你是傳產要數位轉型,還是新創需要技術研發支持,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計畫都能幫你找到資源與合作對象。
TIIP補助的優勢與其他補助計畫比較

相較於其他政府補助計畫,TIIP補助的最大特色在於「彈性高、資源整合度強」,不僅提供資金支持,還同時串接創業生態系中的育成中心、專業顧問與市場資源,讓團隊能在研發、商業模式調整到市場拓展的各階段都有明確助力。
與SBIR、CITD等補助相比,CITI較強調統製造業升級,SBIR則專注於技術研發,但多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;TIIP則更偏重於跨領域的創新應用與國際化發展。這意味著,TIIP補助更適合有志於進一步擴張規模、布局海外市場的新創團隊。
此外,TIIP對於審查的評估也不同於傳統計畫。它除了重視研發技術與市場可行性,更強調團隊如何將技術轉化為具體商業價值,並在全球市場上建立競爭力。因此,如果企業希望不只是拿到補助金,而是能獲得完整的成長陪伴與策略資源,TIIP會是更具優勢的選擇。
延伸閱讀:SBIR懶人包|最新SBIR計畫申請資格、補助金額、通過率必看6大重點!
延伸閱讀:114年CITD計畫全攻略!CITD申請資格、補助金額與申請須知一次看!
TIIP的4大類型
TIIP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與需求,設計了4大主要類型方案。這些方案從創業萌芽、產品創新,到產業升級與政策導向的主題式研發,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。

TIIP新興育成計畫
協助企業開發具有潛力的新興產品或服務,並透過研發與跨域合作,帶動新型態產業的形成。
計畫重點:
- 鼓勵企業投入創新技術或新興服務研發。
- 支援企業結合異業合作或運用學術科研成果,加速成果落地。
- 推動新市場的開發與試煉,逐步建立產業生態系統。
涵蓋範圍:
- 申請計畫的產品或服務須符合政策推動方向與產業發展趨勢。
- 計畫內容應具備技術或創新服務元素,並具市場示範性與發展潛力。
- 研發成果需有國內試煉驗證規劃;若為服務型,則需提出完整的營運模式。
延伸閱讀:青年創業補助不用還?2025最新青創補助懶人包,輕鬆搞定補助計畫!
TIIP創新優化計畫
鼓勵具指標性的廠商掌握關鍵技術或產品,建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;同時引導業者具備整體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能力,以提升跨領域整合能量,並推動整廠整案的輸出,爭取更多國際商機。
計畫重點:
- 鼓勵指標性廠商開發關鍵設備、材料與零組件。
- 支援企業具備跨領域整合與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能力。
- 協助業者拓展整廠整案輸出,鏈結國際市場,爭取全球商機。
涵蓋範圍:
- 申請之產品須具備鏈結國際市場的潛力。
- 產品或技術開發者應具備掌握關鍵技術或產品的能力,以建構完整供應鏈體系;服務加值者則需展現整體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能量,以擴大整廠整案輸出。
- 計畫內容應包含關鍵技術,能超越現有國內產業技術水準,並帶動上下游廠商發展,提升自主能力;或具備完整的系統服務與營運模式(Total Solution)、系統可行性驗證,以及國內場域試煉規劃與導入(試營運)。
TIIP產業高值計畫
引導產業往高值化方向發展,鼓勵業者切入高端產品應用市場,讓整體產業附加價值提高,並塑造台灣高值化產品的形象。希望透過補助,協助廠商進行高值化研發,掌握關鍵技術,或開發新的服務加值模式,讓產品能創造更高的單價(毛利)或銷售量。
計畫重點:
- 鼓勵廠商透過高值化研發掌握關鍵技術。
- 支援業者開發具有科技含量與創新的服務加值模式。
- 協助產品或服務切入高端應用市場,提升國際競爭力。
涵蓋範圍:
- 申請產品必須具備切入高端市場的潛力。
- 若是產品或技術開發者,應掌握產品的關鍵技術與創新性;若是服務加值者,則需展現服務的科技含量與創新性。
- 計畫內容須能創造高單價(毛利)或銷售量的倍數成長,並能帶動整體價值鏈的提升。
延伸閱讀:政府創業補助100萬有哪些?SBIR、SIIR、SITI 6大創業補助計畫、補助金懶人包!
TIIP主題式研發計畫
因應產業需求和政策發展方向,整合產業相關業者共同投入研發。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會不定期公告TIIP研發主題,公開徵求廠商提案,鼓勵業者開發符合主題的技術、產品或服務。
計畫重點:
- 依據政策及產業需求,公告研發TIIP主題並徵求廠商提案。
- 鼓勵業者開發符合主題研發方向的技術、產品或服務。
- 串聯產業鏈整合為核心,建立研發能量,提升整體競爭力。
涵蓋範圍:
- 申請對象須針對公告之研發主題提出計畫。
- 研發內容需能與產業鏈連結,並具體展現應用價值。
- 須具備推動產業健全發展與強化競爭力的效果。
TIIP總整理表
TIIP項目 | TIIP計畫名稱 | TIIP補助內容簡介 |
廠商自訂項目 | 新興育成計畫 | 市場先導示範性,支持新創事業發展 |
創新優化計畫 | 針對既有產品或服務進行創新再優化 | |
產業高值計畫 | 聚焦高端產品開發,提升產業價值 | |
主題引領 | 主題式研發計畫 | 政府依政策需求設定主題,批次公告徵件 |
主題式研發計畫是以批次公告徵件,依照主題會有不同的申請條件及審查標準等,因此接下來介紹的TIIP申請條件、TIIP審查重點等,都是以新興育成、創新優化及產業高值計畫為主!
如果你看到這裡,覺得TIIP補助計畫比想像中的複雜,想了解更有效率的合作方案!請點擊按鈕、填寫表單,新創無界提供曾經送管顧公司申請未過,或因缺乏後續支持而無法續約的企業及資本額300-500萬的中小企業免費的TIIP諮詢服務,協助你媒合創業資源、加速成功!
TIIP申請條件
1.TIIP申請資格:
企業 | 依法於國內設立的公司、獨資、合夥或有限合夥事業,須具備正值的股東權益,且不得為陸資企業。 |
法人 | 限於主管機關評鑑合格的財團法人,且需與企業合作提出計畫。 |
申請形式 | 可由單一企業獨立申請,或由多家企業及法人共同提出。但若為聯合提案,主導單位必須是企業。 |
2. TIIP計畫內容:限於尚未開發完成的研發計畫;若技術或產品已經商品化,則不符合規定。
3. TIIP計畫件數:同一企業或同一代表人同一時期最多可申請與執行 3 件計畫。
4. TIIP計畫期程:以不超過 3 年為原則。
5. TIIP經費要求:計畫經費應與企業近 3 年研發支出或營業額成比例。
6.申請應備文件一覽表
TIIP文件項目 | 說明 |
TIIP申請書 | 依 TIIP 規定填寫並簽章,為受理申請之必要文件 |
TIIP計畫書 | 依專案規劃格式撰寫,內容含研發目標、方法、經費規劃與執行期程 |
公司設立或變更登記證明文件 | 公司登記、變更登記事項卡或相關證明 |
勞保或就保投保資料 | 最近年度之投保清冊,證明企業具備正式員工 |
財務報表或營所稅申報書 | 最近年度會計師簽證財報或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資料 |
營業稅申報書 | 最近一期營業稅申報書影本 |
營運實績佐證 | 營收證明、合作通路文件或網路銷售紀錄等 |
其他補充文件(視情況) | 若淨值為負數,須檢附「資本額查核報告書」、增資後財報或相關佐證文件 |
7. TIIP申請限制與注意事項
- TIIP計畫開始日以申請收件日起算。
- 聯盟型計畫:如涉及公平交易法,需依規定主導企業須須申請許可。
- 不得利用補助計畫進行不當宣傳或誤導。
- 必須遵守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》,並填寫揭露表。
- 臺法合作計畫:台灣企業經費占比需 25%~75%。
- 僅限「創新優化」:已獲其他升級轉型補助者,本年度不得再申請。
TIIP補助申請時間與流程步驟

TIIP的申請方式區分為「廠商自訂項目」與「主題引領」兩種:
- 廠商自訂項目(新興育成計畫、創新優化計畫、產業高值計畫):採「隨到隨審」方式,全年無截止收件日,企業可依照自身發展時程,隨時準備文件並遞件申請。這種彈性設計,讓企業能更有效率地規劃專案執行與資源配置。
- 主題引領(主題式研發計畫):由政府依政策需求設定特定主題,並「批次公告徵件」。這類申請有明確的收件截止日,必須依公告時間內完成送件,並進行批次審查。
TIIP補助類別 | TIIP申請時間 |
新興育成計畫 創新優化計畫 產業高值計畫 | 全年開放申請,隨到隨審,隨時可送件。 |
主題式研發計畫 | 依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公告之徵件時間,批次受理與審查。 |
TIIP流程步驟 | 說明 |
1. 備妥資料並提出申請 | 申請人需準備完整申請資料並正式送件。 |
2. 資格文件檢查/計畫性質審查 | 承辦單位進行基本資格與計畫性質的初步審查,若不符規定須退回補件。 |
3. 專業審查與財務審查 | 專業審查:評估技術、服務或產品的可行性與創新性。 財務審查:檢視資金來源、財務規劃與成本合理性。 |
4. 初審意見彙整 | 將專業與財務審查的結果彙整,形成初步意見。 |
5. 計畫核定 | 通過 → 進入簽約程序。 未通過 → 回覆申請人結果。 |
6. 簽約執行 | 通過核定後,申請單位需與主管機關完成簽約程序,正式進入執行階段。 |
7. 計畫執行過程 | – 工作報告:依規定提交計畫進度或成果報告。 – 查證:主管單位得進行查核。 – 計畫變更:若需調整內容,須申請核准。 |
8. 結案 | 完成計畫工作、查核與文件後,由主管機關辦理結案。 |
TIIP審查重點
TIIP計畫各階段審查原則
審查階段 | TIIP新興育成計畫 | TIIP產業高值計畫 | TIIP創新優化計畫 |
資格初審 | 檢視申請TIIP資格、應備文件、格式是否合規。 包含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揭露表。 經費編列是否符合規定。 | ||
計畫內容初審 | 研發實績與能力。 委託研究與無形資產合理性。 TIIP計畫時程、技術指標、效益與經費合理性。 多家企業整合能力。 | ||
是否符合政策或產業發展方向,能帶動新興產業生態。 技術/服務具創新性,能形成新產業並有市場示範性。 是否包含國內場域試煉、營運模式規劃。 | 產品/技術開發需掌握關鍵技術與創新性。 服務加值需具科技含量與創新性。 是否能創造高單價或銷售量倍數成長,並具切入高端市場潛力 。 是否具備產業關聯效果,帶動上下游。 | 委託研究與無形資產合理性。 計畫時程、技術指標、效益與經費合理性。 是否掌握關鍵技術/產品,建構供應鏈,或具系統整合解決方案能力,能擴大整廠整案輸出。 需超越國內技術水準,補足產業鏈缺口。 需有Total Solution、系統驗證、場域試煉、旗艦團隊、一產品一聯盟模式。 | |
計畫核定審查 | 審議初審項目與結果。 審議補助款金額與比例。 由產業發展署或受託單位通知結果。 |
TIIP補助金額
- TIIP補助金額上限:每案補助比例最高為計畫總經費的 50%。
- 經費用途:限於研發支出(含小量試產、差旅費、專利費等)。
- 計畫總金額依提案內容審查後核定,無統一上限,但補助款僅限於合格研發支出項目。
- 技轉成果經費應列入自籌款。
- TIIP 新興育成計畫 總經費編列範圍表
TIIP補助金額項目名稱 | 說明 |
人事費 | 創新或研究發展人員之薪資支出 |
材料費 | 消耗性器材及原材料費用 |
設備使用與維護費 | 研發設備之租借、使用及維護費 |
無形資產引進費 | 技術、軟體或知識資產之授權或引進;與委託研究合計不得超過計畫總經費 40%,且補助比例須低於 50% |
委託研究或驗證費 | 外部檢測、分析、驗證或合作研究;與無形資產引進合計不得超過 40% |
差旅費 | 與計畫執行相關之國內外差旅費 |
專利申請費 | 國內專利每案上限 3 萬元、國外專利每案上限 10 萬元,依實際支出認列 |
TIIP補助計畫書撰寫重點
計畫書撰寫框架
- 市場與痛點:以產線/客戶端「可量化的痛點」起手,對上政策主題與產業鏈需求。
- 技術可行性:以 TRL/技術路線圖呈現跨期里程碑、風險與驗證方法。
- 里程碑設計:每季(或每期)可驗證 KPI;場域驗證與第三方測試的證據源要提早規劃。
- 資金規劃:自籌比、成本分類(人事、委外、設備、智財等)合理性與比價佐證邏輯。
- 效益評估:以輸出導向(收入、良率、單價、毛利、擴散家數、外銷比、國際鏈結)對應政策 KPI,並設計成果揭露格式。
(以上框架綜整官方申請須知對「尚未開發計畫」「主題式限制」「文件規格」等重點,實作時仍以當年度 PDF 版申請須知最新條文為依歸。
常見退件與扣分點
- 題目與主題式TIIP不對焦、或缺乏政策關聯與產業鏈帶動性。
- 里程碑不可驗證(僅以「完成設計」等抽象詞),或缺乏第三方/場域證據源。
- 成本編列無比價/無效益連動、或人事設備分攤邏輯不清。
- 財務資格文件缺漏、未依TIIP範本格式與期限補件。
延伸閱讀:申請「政府補助」3大秘訣:新創公司該如何取得政府創業補助?
TIIP補助計畫常見QA
無論你是新創企業、既有公司,或想切入高值化產品、創新優化的業者,若是想讓研發成果快速轉化、抓住市場機會,TIIP補助計畫就是你的最佳跳板!善用政府資源,立即評估TIIP過件率、讓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!
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持續追蹤新創無界的無界觀點,若你有申請政府補助的需求,或需要進一步的協助,可以參考我們的STARTUP 孵化計畫或與聯絡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