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中小企業主、HR主管,還在煩惱員工流動率高、士氣低落、難以兼顧績效與幸福感嗎?
別讓「加班文化」成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!勞動部推動的「工作與生活平衡」補助正是為了解決這個長年痛點而設計,協助企業打造友善職場,透過補助經費鼓勵導入彈性工時制度、家庭照顧措施、員工健康促進方案等,實現真正的「工作生活雙贏」。
如果你是想留住人才的老闆、正在找創新方案的人資主管、或是想提升ESG表現的企業代表千萬不能錯過這篇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懶人包!
新創無界提供完整的輔導諮詢與代辦服務,全程協助你快速取得「工作與生活平衡」補助,讓企業文化升級、員工更有歸屬感!
延伸閱讀:SITI獨家攻略懶人包!台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最新9大方案!
延伸閱讀:新創無界:資本額300–500萬企業的最佳共創夥伴!
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協助企業打造幸福、友善職場!
什麼是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?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是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推動的友善職場補助方案,目標是協助企業建立兼顧「員工幸福」與「組織效能」的工作文化。
政府透過補助金協助企業導入彈性工時、家庭支持制度、員工健康促進活動等措施,讓企業能以較低成本打造高滿意度的職場環境。
政府補助重點:
- 減輕企業導入友善制度的經費負擔
- 支持企業設計多元彈性工作模式
- 補助項目包括顧問輔導費、制度建置費、宣導活動費等
政府為何推動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?一次解決「留才難」與「幸福感低」問題
在少子化、人才外流與高壓職場環境下,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留才困境與員工倦怠問題。
政府推動此計畫的目的,是希望透過補助鼓勵企業採取友善措施,例如:
- 建立彈性上下班制度,提升工作效率與滿意度
- 提供育兒、照顧假政策,協助員工兼顧家庭
- 辦理健康促進與心理支持活動,強化員工幸福感
這不僅改善企業形象,也有助於吸引新世代員工,打造更具凝聚力與永續性的團隊。
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 vs. 其他政府補助|企業該如何選?
許多企業會將此計畫與「大人提」混淆,但兩者的目的與對象並不相同。
若「大人提」著重於員工技能提升與培訓補助,那麼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則聚焦於職場文化與制度建置。
| 計畫名稱 | 補助重點 | 適用對象 | 最高補助金額 |
| 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(大人提) | 員工教育訓練與職能提升 | 企業、機構 | 最高 200 萬元 |
| 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 | 彈性制度、幸福職場建置 | 中小企業、非營利組織 | 最高 110 萬元(視方案而定) |
企業若希望同時「強化員工能力」與「提升幸福感」,可善用兩種補助,打造兼具績效與人性的企業環境。
延伸閱讀:2025大人提企業人力資源提升計畫|申請流程、課程與核銷全攻略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申請資格,你的企業符合嗎?
中小企業也能申請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嗎?
許多老闆以為這計畫只針對大型企業,其實中小企業才是最大受益族群!
無論是想推動「彈性上下班制度」、設立「員工紓壓活動」、或辦理「家庭日、健康促進活動」等,只要計畫具體、執行方向明確,就能獲得核准。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申請資格
勞動部為鼓勵企業打造幸福職場,只要你是具備以下兩個條件,都可提出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的申請。
- 申請單位必須為就業保險投保單位之民營事業單位、民間團體或私立學校。
- 非營利組織並非自動符合資格:在我國依法僱用勞工、且已為員工辦理就業保險投保者,有資格申請。
申請資格快速自檢清單
- 已依法設立且有雇主身分
- 至少一名受僱員工
- 受僱員工已投保就業保險
- 具備執行計畫與核銷之行政能力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申請方式與建議一覽
| 申請方式 | 說明 | 適用項目 | 申請建議 |
|---|---|---|---|
| 個別申請 | 由單一企業自行提出申請,適合內部已有完整規劃或單一場域執行之企業。 | 全部項目 | 建議企業先盤點內部需求與員工現況,設定明確目標後再送件,可提高審查通過率。 |
| 聯合申請 | 由兩家以上企業共同提出計畫,適合同產業或同區域企業合作執行。 | 員工關懷與協助課程 員工紓壓課程 友善家庭措施 | 聯合提案可共享資源、分攤成本,提升補助金額與影響力。建議先行協調主導單位與經費比例。 |
不論是製造業、服務業、科技業或非營利機構,只要願意改善員工工作條件、導入友善措施,都有機會獲得政府補助。
延伸閱讀:政府創業補助100萬有哪些?SBIR、SIIR、SITI 6大創業補助計畫、補助金懶人包!
延伸閱讀:青年創業補助不用還?2025最新青創補助懶人包,輕鬆搞定補助計畫!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補助標準與經費編列重點
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最高補助9成別錯過!

這項計畫採「分級補助」制度,重點在於讓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能參與,針對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最高9成的補助,協助你推動多元友善措施。
政府期待藉由補助,協助企業推動彈性工時制度、家庭日活動、規劃員工身心健康與職能訓練課程,甚至針對中高齡員工設計再學習或技能轉型方案,在提升凝聚力的同時,也能強化整體戰力,讓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真正達到平衡。
這項計畫不僅能分擔課程與活動費用,更鼓勵企業從制度面落實「以人為本」的理念,兼顧工作效率與員工生活品質,打造真正能「長久留人」的職場環境。
依員工規模給予不同補助比例
| 僱用人數規模 | 補助比例 | 適用說明 |
| 99人以下企業 | 最高補助 90% | 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,補助比例最高。若企業願意導入彈性工時、員工關懷、家庭支持等方案,政府將協助負擔大部分費用,讓企業輕鬆實踐友善職場。 |
| 100–250人企業 | 最高補助 80% | 適合已具一定規模、希望提升企業文化的公司。可結合內部人資策略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制度,強化員工幸福感與留任率。 |
| 251人以上企業 | 最高補助 70% | 大型企業雖補助比例略低,但計畫執行彈性大,可透過整合既有資源打造標竿性幸福職場,成為產業示範案例。 |
快速試算範例:
假設企業規劃總經費 80 萬元、員工人數為 90 人 → 政府最高可補助 72 萬元。
若計畫規模更大,例如總預算 150 萬元、員工 200 人 → 補助金額最高可達 120 萬元。
工作與生活平衡七大補助項目
| 項目 | 適用對象 | 每年最高額度 | 特色/規範 |
| 員工關懷與協助課程 | 主管、人資、關懷員等 | 6 萬元 | 講師鐘點費;總時數≥10 小時、每堂平均 20 人(50 人以下企業平均 10 人)。 |
| 員工紓壓課程 | 全體員工(具普及性) | 6 萬元 | 講師鐘點費;總時數≥10 小時、每堂平均 20 人(50 人以下企業平均 10 人)。 |
| 友善家庭措施 | 員工與眷屬(配偶/親子/父母) | 20 萬元 | 講師費、諮詢費、印刷與場地等;須有眷屬共同參與、活動人數不可過少。 |
| 兒童或長者臨時照顧空間(含臨時照顧人員) | 員工之子女/長者 | 20 萬元 | 空間設備、器材與臨時照顧人員鐘點費;人員每小時最高 200 元、每日最高 8 小時。 |
| 工作生活平衡資源手冊或宣導品 | 全體員工 | 3 萬元 | 印刷費、宣導品製作等;需提供樣稿,課程海報與 DM 不在補助範圍。 |
| 支持身心障礙/遭受家暴/工作適應困難或妊娠員工措施 | 特定支持對象 | 5 萬元 | 講座、支持團體、設施設備等;可編列印刷、宣導、空間設備與必要費用。 |
| 中高齡及高齡員工退休準備與調適協助 | 距離屆齡 2 年內之中高齡與高齡員工 | 50 萬元 | 課程、團體或個別諮詢;可含文宣與必要費用。 |
費用補助範圍|顧問輔導、活動設計與宣導品一次看懂!
| 預算項目 | 補助內容 | 備註 |
| 顧問輔導費 | 聘請專業顧問協助制度建置、員工關懷設計 | 須附顧問合約與成果報告 |
| 活動辦理費 | 員工紓壓課程、家庭日、心理健康講座等 | 可含場地費、講師費 |
| 宣導與印刷費 | 製作幸福職場手冊、宣導海報 | 需附設計稿與印刷發票 |
| 設施設備費 | 托育空間或員工休息室改善 | 須提供前後照片與用途說明 |
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經費編列3大重點
- 活動內容需具體且具關聯性:不可僅購買商品或舉辦單次聚餐。
- 費用需提供正式憑證與收據:場地租金、講師費需合法報帳。
- 每項目需對應工作與生活平衡主題:建議以「壓力管理」、「家庭支持」或「退休準備」為主軸。
如果你看到這裡,覺得申請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比想像中的複雜,請點擊按鈕、填寫表單,我們提供你免費的諮詢,協助你媒合相關資源!
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申請流程圖|從線上登錄到核銷的5個關鍵節點
想申請政府補助,不只是填一份表格這麼簡單。整個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申請流程,從線上登錄到成果核銷,總共有五個關鍵節點。只要掌握時程與文件規格,企業就能穩健推進、順利請款。
登入勞動部「工作生活平衡網」填報申請
首先,企業須登入勞動部工作生活平衡網,填寫申請表並上傳相關文件。建議事前準備好公司基本資料、就業保險證明與計畫書初稿,以免臨時卡關。
審查與補件時間點要掌握
送出後,勞動部將進行書面審查與補件通知。補件期限通常僅有數個工作天,若逾期未補,申請就可能被退件。建議指派專人即時追蹤公文與通知信件,確保審查節奏不中斷。
執行期內成果回報與經費核銷
核准後,計畫進入執行階段。企業須依期程落實措施,並按階段回報執行情況。所有支出都需附上發票與佐證資料,以利後續核銷。
成果簡報與佐證文件準備三大重點
在成果驗收階段,應整理好成果簡報與附件資料。建議重點放在三個方向:
- 成果數據化:以數據呈現成效,如員工留任率、參與人數等。
- 措施具體化:說明實際執行情形,例如彈性工時、照顧支持方案。
- 文件完整化:確保簽到表、照片、問卷等佐證文件齊全,避免退件。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申請流程摘要表
| 流程階段 | 主要任務 | 審查/執行重點 |
| 第1步:線上申請 | 登入「勞動部工作生活平衡網」填報資料,並上傳公司基本文件與計畫書。 | 準備就業保險投保證明、申請書、計畫書草稿。 |
| 第2步:資格與文件審查 | 主管機關進行書面審查,必要時通知補件。 | 補件期限短,需指派專人即時追蹤。 |
| 第3步:計畫執行 | 核准後依期程推動平衡措施,如彈性工時、員工照顧方案。 | 應同步留存執行紀錄、發票、簽到表。 |
| 第4步:成果回報與核銷 | 定期上傳執行成果,完成經費核銷與報告書。 | 成果數據化、文件齊全化是核銷關鍵。 |
| 第5步:成果簡報驗收 | 向勞動部提報成果簡報及佐證資料。 | 準備照片、問卷、影片或活動紀錄作為佐證。 |
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常見7大錯誤與建議
以下是審查中最常被退件的原因:
1.活動與「工作與生活平衡」主題無關,只為消化預算。
2.執行成效不足,例如人數未達標或時數不符。
3.成果報告不完整或逾期。
4.經費使用與核定項目不符。
5.誤以為非營利組織皆可申請(需有就保資格)
6.認為可併案申請150萬(實際各項上限合計約110萬)
7.宣導品或聚餐列支金額超標(上限3萬元)
建議:
- 預留充足時間與會計、行政部門協作。
- 建立執行紀錄,如課程照片、簽到表、問卷資料。
- 若首次申請,可參考過往「生活工作平衡」成功案例,調整架構。
透過以上五步驟有系統地規劃,並且避免常見7大錯誤,就能讓企業的補助申請更順暢,也讓成果展現更具說服力。
延伸閱讀:申請「政府補助」3大秘訣:新創公司該如何取得政府創業補助?
工作生活平衡例子 x 三大面向:家庭日、課程與中高齡人才永續策略

企業推動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,不僅能提升員工滿意度,也能透過政府補助,大幅降低執行成本。
以下將透過工作生活平衡例子,具體說明企業如何從「辦理家庭日活動、開設員工課程,或推動中高齡人才再培力」三大面向落實政策、打造幸福職場。
友善家庭措施透過「家庭日活動」凝聚向心力

為什麼家庭日對公司特別重要?因為家庭日是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最具象的方式之一,能讓員工家屬了解企業文化、增進認同感,也讓員工更安心投入工作。
補助重點與核銷標準
根據最新公告,家庭友善措施每年度最高可申請補助 20 萬元。可核銷項目包括活動講師費、場地租金、保險費與文宣設計費等。若聘請講師或主持人,鐘點費上限為每小時 2,000 元,且須提供課程計畫書、簽到紀錄與成果照片。
工作生活平衡例子:一家中部製造業利用該計畫補助辦理「家庭運動日」,活動費用共 18 萬元,實際核准補助 14.4 萬元(補助比例 8 成)。活動後員工滿意度調查顯示,公司整體團隊凝聚力提升明顯,離職率下降。(此為個案成果,實際成效仍視執行內容而定。)
支持與療癒導入多元「課程」與學習資源
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鼓勵企業開設多元課程,常見項目包含:
- 紓壓課程:如正念靜心、壓力管理、身心療癒活動。
- 知識/成長課程:提升專業技能、管理知識或職場溝通。
- 跨世代溝通課程:改善不同年齡層員工的協作關係。
補助與核銷說明
課程補助金額視活動性質而定,常見上限如下(以2026公告為準):
- 紓壓與健康促進課程:每案最高 6 萬元
- 教育訓練或人才發展課程:每案最高 10 萬元
企業須於申請時說明課程目標、時數、參與人數,並附上合約、發票與課程紀錄以供核銷。補助比例仍依公司規模分級,不因員工年齡自動提高。
工作生活平衡例子:某科技新創企業辦理「正念減壓工作坊」及「跨代共學講堂」,總經費約 9 萬元,核准補助 7.2 萬元(補助比例 8 成)。課程後部門間的溝通效率明顯改善。(此為個案成果,實際成效仍視執行內容而定。)
經驗傳承實踐「中高齡員工提升」與人力運用
中高齡員工具備高穩定性與專業深度,是企業不可或缺的隱形資產。透過彈性制度與再訓練,能延長其職場壽命並提升整體組織競爭力。
補助與規範重點
「中高齡人力運用」是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的重要執行面向之一,但需區分於獨立的「中高齡及高齡者人力再運用方案」。前者可補助企業導入彈性工時制度、健康促進講座或跨代共學活動;後者則屬專案型補助,須另行申請。
例如:
- 健康促進活動:每案最高 6 萬元
- 彈性制度宣導與培訓課程:每案最高 10 萬元
- 導師制、師徒制內訓課程:可併入人才發展項目核銷
工作生活平衡例子:北部一間電子零件公司以「中高齡員工健康促進課程」結合「師徒制知識傳承訓練」,申請總經費 20 萬元,核准補助 16 萬元(補助比例 8 成)。執行後回報缺勤率下降約 20%,但僅作為單案參考。
透過這些具體的工作生活平衡例子,可看出企業無論規模大小,只要掌握計畫規範與核銷邏輯,就能靈活運用補助資源,同時提升員工幸福感與企業永續力。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申請常見QA
Q: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是什麼?
A: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是勞動部推動的企業補助方案,主要目標是協助企業營造友善職場、促進員工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
Q: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何時可提出申請?
A:每年度公告期間內(通常為上半年),企業可透過「工作生活平衡網」線上登錄申請。
Q: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活動與顧問費用上限?
A:每案最高補助金額依年度公告為準,建議不超過 110 萬元。
Q:若計畫延後或內容更改怎麼辦?
A:須提前書面報請分署同意,否則將影響核銷資格。
Q:非營利組織能申請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嗎?
A:可以,只要符合僱用勞工資格並具實質執行能力即可申請。
Q: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補助比例如何計算?
A:依僱用人數分三級:99人以下補助9成、100–250人補助8成、251人以上補助7成。
Q: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經費可以用在哪些項目?
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的補助經費,最常被企業運用在辦理家庭日活動、員工課程訓練,以及中高齡員工職能提升這三大面向。此外,建立彈性上下班制度、設置休憩空間、托育支持、或健康促進活動,也都可以納入補助範圍,只要符合勞動部核銷規範並附上相關佐證文件即可。
Q:能同時申請其他政府補助嗎?
原則上不能重複補助相同項目,但可搭配其他勞動力發展署計畫,例如:職場學習導入方案。
從補助到制度:讓工作與生活平衡成為企業文化
補助只是起點,真正的重點在於讓「工作與生活平衡」成為企業長期文化。
透過補助經費的支持,企業可以先以小規模試辦方式導入,例如:建立彈性上下班制度、設置親子友善空間、鼓勵員工休假制度化,再依據員工回饋與參與成效,逐步形成內部標準作業流程,讓「照顧員工生活」不再只是口號,而是具體可量化的KPI指標。
對中小企業而言,這樣的計畫提供了一個低風險、高回報的起點。你可以先透過政府補助試行制度,降低執行成本,觀察成效;一旦驗證可行,便能長期納入企業營運策略中。
當企業將工作與生活平衡措施制度化,不僅能維持補助成效,也能在人才市場中建立正面形象,並且在獲得經費支持的同時,更能在永續經營、ESG與人力永續等議題上取得領先。
看到這裡,恭喜你!你已掌握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」的申請條件、補助比例、經費眉角與流程重點。
無論你是初創公司、品牌企業還是非營利組織,這項計畫都能幫你以最小成本創造最大的幸福能量,實踐企業永續與員工共好。
立即行動,為您的員工打造更友善、更高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職場!
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持續追蹤新創無界的無界觀點,若你有申請政府補助的需求,或需要進一步的協助,可以參考我們的STARTUP 孵化計畫或與聯絡我們!


